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理响中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如何统筹兼顾?
时间:2025-08-06 16:09:50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施少伦

《从长江的尽头回家》

  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方方面面、不同领域、多个环节,如何既避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又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相互掣肘?

  “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为我们抓好新征程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科学方法和路径。

  重点攻坚是在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基础上选择的适当行动方案,能够带动工作全面推进、整体提升。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紧迫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集中力量攻关,就能牵住环境治理的“牛鼻子”,找到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前些年,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等一度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下,我国先后实施三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破题攻坚农村散煤治理,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为打赢全国范围内的蓝天保卫战创造了较好条件。

  协同治理有利于更扎实有效地开展重点攻坚,实现更高水平的重点突破。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一盘棋”的全局观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比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以长江、黄河为主的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就是通过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统筹起来,强化区域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的方式推进的。截至2025年5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签订了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涉及长江、黄河等多个跨省流域(河段)。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实践证明,将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结合起来,不仅事半功倍,治理成效显著,而且可持续,有利于不断巩固深化。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锚定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治理重点任务由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全方位发力转变。这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围绕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打好标志性战役,把前期成果巩固好,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势头保持好发展好。同时,要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编辑:张令旗】

图片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董文博)10月24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正式开启。综合多家机构预测,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大概率将上调。《从长江的尽头回家》  在我国能源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近十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等举措,我国工业节能得以推动进展。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6.2%,高于单位GDP能耗降幅近10个百分点。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23版权所有